一
最近,翻了翻《三国志.程昱传》,因为刷短视频刷出来说程昱杀同乡做军粮,十分没人性,十分雷人。
程昱“吃人”倒是第一次听说,仔细翻了翻,才发现是列传的最后。裴注引用的《魏晋世语》: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想来当初读三国志太马虎了,走马观花,略过了此处。但是仔细想想,这段史实值得商榷,《程昱传》通篇读下来,程昱并不是一个残暴如是之人,出谋划策并不像贾诩那么阴毒,而裴注引用此处是对照正文叙述程昱去世前,马上就要封公了,“封公”和“不至公”二者似是有矛盾之处,故陈寿对于《世语》所述并未采信。于我,并不相信程昱会杀人做军粮,而且杀的还是东阿老家的同乡。
然而,又看了看《武帝纪》:兴平元年冬十月,太祖至东阿。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多么冰冷的文字,又不得不叫人相信这个冰冷的现实,无奈,人相食,果真是要上书的。
情感上,我不信;理智上,我信。
鲁迅先生的“吃人”之论,诚不欺我!
二
程昱本叫程立,字仲德,取立之以德之意。然而,曹操的谋士中,程昱、贾诩、郭嘉等人,于道德层面都有很大的污点,跟荀令君和荀军师那般道德楷模有着云泥之别。显然,立这个名字有些不符实了。然而曹操因为程昱少时的泰山捧日之梦,加日于日上,改名昱,可见曹操对程昱的器重。
然而在我看来,这体现的,是程昱最大的优点——善于识人、择主,跟对老板。程昱一生的主舞台,在兖州,兖州刺史,本是刘岱,面对刘岱再而三的征辟,都是坚决辞拒,没有分毫终南捷径的作态。对于公孙瓒与袁绍,能提出“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在公孙瓒实力更强的界桥之战之前,便能分辨袁绍才是赢家。而对于曹操的征辟,更是不避乡人诧异,立刻接受了offer。可见在程昱心里,对于四人,早早就做出了排序,并且十分正确。甚至对于刘备,亦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刘备来投,劝曹操: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遣刘备击袁术,能警告曹操: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甚至征荆州时,刘备投靠东吴,论者皆以为孙权必杀刘备,程昱都能准确判断出孙权必资之以御我的结论,最后曹成语操都不得不抚摸程昱后背说道: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
所以,良禽择木而栖,程昱在这一点上算是一个优秀的打工人,眼光独到,选得对公司,看得对老板。
三
今人对于程昱的印象,可能多是峨冠博带的儒生谋士,确是大错特错了。身长八尺三寸,美须髯的程昱,真实形象可能比关羽更像《演义》中的云长,其一生的任职,也多是武职。就连曹操对程昱的代表性评价,亦是:程昱之胆,过于贲、育。从这评价看不出丝毫文臣的意味。
兖州是曹操的基本,而兖州是程昱的家乡,一生的高光时刻,也都挥洒在了兖州,挥洒在了鄄城、范、东阿三城,颇有些田单的意味。
而且是多次,从黄巾,到张邈叛乱,濮阳战吕布,再到官渡之战,多次救三城于水火,可以说没有程昱,曹操的老家早就像刘备那样被偷了。
功臣有三种,萧何、张良和韩信。程昱,介于张良和韩信之间。
四
然而,程昱却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过于大力士孟贲的胆识,其副作用,便是性格过于刚戾。于这点上,和性格“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的荀攸完全不同,欠缺智可及,愚不可及的智慧。喜欢争威仪,跟人不对付,颇有点像行车路上有着路怒症的司机。
性格决定命运,在程昱的职业道路上,被告谋反,被免试,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性格的缺陷,比起“吃人”,才是其“位不至公”真正原因吧。
于这点上,从古至今,皆然。
五
欣慰的是,程昱还是懂得知足不辱,功成身退的道理,算是和贾诩一样,有一个好的结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