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同学聚会,其间被推荐观看这部蛮受期待的影片,本来对之前的《泰囧》并不感冒,并不打算观看。但是,昨天巧合还是被朋友“被动”叫去看了《港囧》的首映,贡献了票房。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商业片,这部电影是合格的,甚至算是比较优秀的,如果能拿下高票房,甚至打破《泰囧》之前的票房纪录,也不足为奇。作为喜剧片,在最近档期中也是同类型中出类拔萃的,感觉比之前的片名坑爹内容惊喜的《煎饼侠》还要好一些。纯粹从电影角度出发,仍然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通病,作为本就没有什么内涵的电影系列的延续,就是一部纯粹的爆米花电影,没有动力再去回味一遍的快餐。
12年末,适逢“世界末日”时的档期,在诸多悲情主题元素的夹攻下,《泰囧》依靠天时、人和制造了现象级票房奇迹。现在看来,电影本身的质量和艺术水准,要比同期的《少年派》、《1942》等逊色很多。但是,喜剧和相声一样,下里巴人,我们不能苛求它有多么高的艺术性,这也不是校验其优劣的试金石,而唯一的标准仅有一个——充盈在影院的笑声。
至少,昨天,在放映厅,我听到了这样欢乐的笑声,从开始到结束,嘈嘈切切,连续不断。 如今的国产影片喜欢小文艺的青春回忆,《港囧》也借鉴了一些。徐峥依旧延续以往的表现,中规中矩。包贝尔可能并不讨喜,却也跟“跑男”一样成功接了宝强的班,和徐峥一捧一逗,也算不错的组合。杜鹃和赵薇相比更为惊艳,出场时间上,可能赵薇更像是需要特别介绍的客串。电影的配乐,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金时期的香港经典歌曲,于我感觉很亲切。笑料包袱上,可能稍显低俗,如果是带着孩子的家长,必然会感受到飘荡在影院的笑声中略带对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嘲笑和尴尬。
其实,《港囧》和《泰囧》一样,可能它制作稍加精良,主题稍微深刻,内容稍为走心,但本质上,它仍然是一部只是为博观众一笑的无脑电影。在票房上,是否成功,还要取决于其能否获得和当年《泰囧》一样的天时和人和。《泰囧》的成功,要感谢《人在囧途》的口碑和铺垫,但《人在囧途》毕竟是其他导演的佳作,《泰囧》在导演层面上难以望其项背。《人在囧途》看过多篇后可能还会有心灵触动后的会心一笑,而《泰囧》可能只是冲过几遍后的冷茶,淡而无味。《港囧》作为《泰囧》延续,没有了当年的票房环境和前作口碑,失去了天然的“天时”和“人和”,我依然对《港囧》的票房有信心。中国经济发展造就了如今电影市场的繁荣,天然的“地利”,《捉妖记》依靠国产保护月都会有二十亿票房,《港囧》为什么不能呢?
起码,像我这样一个在美国生活快五年,满心充斥美国大片的人都为他“被动”地贡献了票房,而且觉得,还算值得。
徐峥可能不是一名优秀的导演,但不妨碍他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同样,《港囧》可能不是一部多年以后能够长留于观众脑海之中细细回味的佳作,但并不妨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于长假期之间,带上家人、爱人或者朋友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释放自己的疲惫,发出舒心的笑声。
这种类型的电影,在清新高雅得高高在上的豆瓣影评上的必然不高,甚至那些在影院随心而笑的“小清新们”回到家中还是要违心的给出低于实际标准的低分。所以不要迷信评分,followyourheart,内心不喜欢百老汇上映的高雅歌剧,就是坊间开心麻花式的小话剧又能怎样,与其在童话中做一个在地上挖洞呐喊“皇帝长着驴耳朵”的理发师,又何妨做一名《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
总的来说,《港囧》——推荐想放松心情,希望单纯傻傻一笑的孩子们在长假之时观看。
同发于豆瓣影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