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人人网有一个“日志导入”的功能,于是便打算把新浪博客中的文章导入到人人。但是经过实际操作才发现这个功能并没有想象中的人性化,只能导入博客中的前二十篇博文,其他的博文一概无视之,几经调试无果后终于被迫放弃。这几年,有一笔没一笔写的东西大部分都贴在博客上,而最近两年用人人网渐多,文章大部分发在人人上,或是两个平台各发一遍,所以这个所谓的“导入”和复制粘贴基本没什么两样,把人人的二十篇日志再原封不都地重新发布一遍,别人不骂我装13才怪。
写的东西确实没有什么文学性,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但是破家值万贯,这些东西对于自己确如人生路上踩下的一个个脚印,回头看看,有深有浅,奇形怪状,静静观察,却颇值得体味:其就像是一壶淡淡的清茶,细细品味,回味无穷;又像是一本会心的小说,记录着我非常熟悉的情节;又像是一剂良药,时时服用,总能发现治疗一些自己很难克服的“顽疾”。因而,对于导入的失败,竟十分的遗憾。但细细想想也就释然,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完美就是这种东西,美就是美,过分追求“完”,没也就完了。
既然不能导入,那就发几篇以前写的日志吧。于是就想到了这个题目,《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著名的散文集,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被义务地研读过里面的文章,甚至背诵。实在不敢盗用,便改了一个字,也算十分贴切,毕竟这几篇文章最早的也只是06年,而自己距而立之年还远,如果真的用”夕“,那就真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利用这个机会顺便整理了博客中的文章,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流水账,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很琐碎,有的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根本没有重发的必要,想想如果日志导入成功了,反而不美了。看看一篇06年的博文,再看看现在的文章,确实文字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不是文学水平提高了,只是年龄大了,成熟了,很想嘲笑一下那时的我,十分自信地调侃:“你就是一个小屁孩!幼稚啊,幼稚。”说到这,让我想到了韩寒,方舟子质疑韩寒的论据之一是韩寒早期的文风和现在差别很大,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文风变化是很正常的,经过社会的浸染,阅历什么的都变化了,还想像《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一样从头到尾性格都没有变化,那才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啊,更何况韩童鞋高一就开始接受社会的熏陶渐染了。虽然我也质疑韩寒,但是若要根据韩寒从早年的故作老成、书袋满身到现在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来质疑他早期的作品,是十分可笑的,就像韩童鞋拿出两千万广大网民玩“大家来找茬”一样。
又扯得远了,回到中心思想,借这个系列日志来整理一下博客,选几篇博文,自己品味一下,回忆回忆自己的幼稚,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这个系列的日志,分为博客版(重发的博客文章)和人人版(基本版)两个,互通有无,有很长时间只在人人上发日志,所以借这个机会补上。
唉,我这即将逝去的青春啊!
另见:朝花晨拾(博客版)-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