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郃,字俊乂。“乂”乃贤才之意,古语有云:俊乂在官。张郃作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人如其字。
典韦,其字不见史书记载。但说其无字是不准确的,古人弱冠成年即有字。有些爱好者根据《三国志》记载断章取义认为典韦字是子满,其实是错误的,“子满”其实指的是典韦的儿子典满。
徐盛,字文嚮,今可简写为文向,但在古代“嚮”和“向”是两个字,现在“嚮”已经简化为“向”。
曹冲,字仓舒。有人会说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曹植,有人会说是曹彰,其实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曹冲。虽然十三岁便夭折,但曹操很早对他便有传位之意,死后为他立嗣,与甄氏亡女合葬,死后多年更是不断封公封王,对其年年不忘。他的字也很有趣,他十三岁便死,并未成年原本应该无字,可能曹操对他过分喜爱吧,还是给他取了字,而且不是小字。曹氏宗族曹丕一辈都应该是子字辈,如“子桓”、“子建”、“子孝”、“子廉”、“子丹”等,曹冲是少数几个字独树一帜的。
孟达,其字颇为繁杂,本字子敬,因避讳刘备叔父刘敬,故改叫子度,《三国演义》中的字叫法又不同,字子庆。孟达字如其人,一生轻狡反复,游走在魏蜀之间,可谓“三字家奴”,可能陈寿也不知该给他编进蜀书还是魏书,所以《三国志》没有他的传,只把他附在刘封传里,在其他人的传里跑跑龙套。
三国中字相同的人很多,比如郭嘉,字奉孝,刘备之子刘理也字奉孝;吕蒙,字子明,吴主孙亮也字子明;鲁肃字子敬,孟达原本也字子敬......字音同字不同的就更多了,比如太史慈字子义,而蒋干字子翼,等等等等,还有很多,数不胜数,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这个问题才是本题的重点,很多人避而不答,或是没看见,或是不思考,回答本题的人没回答此问,不算真正的高手;此题没答对,但涉及了此问,不管对没对,都是个认真严谨的三国爱好者。
三国人物的字和水浒人物的外号一样,都为人津津乐道,虽然有些人认为是皮毛,但深入研究的话,见微知著,也会学习到不少知识。@沂濛
2.(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出自《临江仙》,作者杨慎。《三国演义》卷首词,可能很多人对此人不熟悉,误以为《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是罗贯中自己写的,这是错的。杨慎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其父乃嘉靖时期的首辅杨廷和,和于谦、严嵩、张居正、叶向高等一样有名的人物,喜欢看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应该对他非常熟悉。杨慎二十多岁考中状元,其父当时正是首辅,但没有一个人丝毫怀疑他状元是徇私舞弊得来的,可见其才子之名当之无愧。然其政治生涯可谓命运多舛,此词便是其杖谪云南途中所作,乃是对其政治生涯的感慨,本与三国无直接关系。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自苏学士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个相信大家没有丝毫难度,中学语文课本就要求反复背诵过。有关三国最有名的诗词,至今读之仍感壮怀激烈,节选此词向东坡居士致敬。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选自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词有很多提及三国故事,都属精品,此词便是一例。
(4)“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选自《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作者范仲淹。这首词比较生僻,如能不费劲的背出来,在下佩服之至。
(5)“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
出自毛爷爷的《浪淘沙.北戴河》。毛爷爷的豪放词独树一帜,气象一新,“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较之亦稍显逊色。在改革持续开放的今天,怀疑毛爷爷领袖地位的人建议仔细读读主席的传记(别看中共出版的),相信会有新的感悟。伟人不是完人,但肯定是伟大的。
(6)“远望天岸苦行舟,水长流,不停休。弱冠西游,挥斥气方遒。天下才学谁八斗,赋白马,带吴钩。韶华岂可待白头,若蜉蝣,冠军侯,直捣龙城,飞将亦蒙羞。常忆青梅论煮酒,品天下,属曹刘”
看格律可以知道这是《江城子》,这个应该不难。难的应该是作者,这题相信研究三国史专业的专家也答不上来,这就是我自信没人能打满分的原因,再强的牛人也只能打99分,呵呵......其实这首词是我自己填的,游戏之作,较之前四首艺术水平确实逊色不少,本测试本身也是以娱乐交流为主,我向大家开了个小玩笑,大家请不要见怪。
三国知识属于国学,诗词也属于国学,许多人对此并不看重,这点我并不敢苟同。这就好比今夏的世界杯,喜欢英格兰、西班牙等球队的人很多,但是很多球迷对这些队并不是十分了解,连上场11人的名字都叫不全,就更不要指望能看懂球队的战略战术了。但这并不影响成为一个队的球迷,我并不是一个伪球迷论者,只要真心喜欢一个球队就好。但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知识的掌握还是越全面越好,不要叶公好龙。@沂濛
3. “白马将军”,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想到赵云,其实是不对的,“银盔银甲”的常胜帅哥只是后人的艺术加工与想象,真实历史骑白马的可不都是“王子”。
史书上真正的“白马将军”指庞德。《三国志.庞德传》云:“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白马将军”在演义中也指公孙瓒。《三国演义》云:“公孙瓒曾与羌人战,尽选白马为先锋,号为‘白马将军’。”裴注《英雄记》云:“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吿云:‘当避白马’。因虏所忌,简其白马数千匹,选骑射之士,号为白马义从。”《后汉书》等亦有记载。白马义从是在历史上很有名骑兵部队,公孙瓒一般被称为“白马长史”,“白马将军”仅见于演义。
二人一为曹魏战将,一为威震戎狄的北方诸侯,论实力与胆识号为白马将军都不为过。通过此问可以检测答题人是否使用搜索引擎,Baidu、Google也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对。
“飞将”原本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名号,三国时指的是吕布,《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便公马,履历过人,号为飞将。”吕布作为三国第一武将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对其武力的描写除了为“尊刘贬曹”而写的“三英战吕布”,其他都是事实,此外还有许多演义没有收录的对其骁勇的描写。
“小霸王”指的是孙策。孙策少年成名,几乎白手起家,创立江东基业,为人骁勇,和项羽很像。演义中说他征讨刘繇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因此,人皆称其为“小霸王”。但此称号未见正史记载。
“黑山帅”指的是张燕。东汉末年北方农民起义军黑山军的首领,作战勇猛,被称为“飞燕”,是军阀混战时期北方的一个重要割据势力,后来战败归降曹操。《三国志》评价他:“燕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评价较高,但如果按所谓的无产阶级史学观点,张燕可能会被称为窃取了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的叛徒。我比较笨,不知道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貌似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首领都变成地主阶级了,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民起义没有成功的吧。
“虎痴”指的是许褚,《三国志.许褚传》载:“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许褚裸衣斗马超一节为三国迷所津津乐道,奉为经典,虽史书所记“超问虎侯”一段较之演义较为失色,但仍不失为精彩记述。
“智囊”指的是曹爽的谋士桓范,官至大司农,为人足智多谋,被称作“智囊”,司马懿政变后和曹爽一起被杀。在谋士如雨的三国时期,桓范被称为“智囊”,似乎有点底气不足。@沂濛
4.曹操,自诩汉初相国曹参之后,其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本夏侯氏。别说曹腾是不是曹参的后代,论血缘曹操就跟曹参八竿子打不上边,肯定不可信。
刘备自称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的儿子很多,中子刘胜是比较荒淫的一个,刘胜的儿子更多,按刘备自己说他是汉景帝的十八代玄孙,隔了这么多代,真实性本来就非常小,就算是刘备杜撰也和正宗的皇室血统差得太远了,根本连近亲都不算,如果你非坚信刘备是大汉皇叔,那只能说你的封建正统思想太严重了。
孙权自称为孙武子之后,《三国志》云:“盖孙武之后也。”一个“盖”字就说明了所有问题。
马超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迁居雍凉,时间距离较近,同一朝代,世系清楚,造假比较困难,较为可信。
张辽,为马邑人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聂壹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时出现的一个人物,是一个与匈奴打交道的商人,古代时重农抑商,聂壹因此地位低下,虽年代较为久远,但冒充他的后人也没有多大好处,所以较为可信。
刘晔,光武帝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时间相隔较短,谱系清楚,较之刘备,刘晔作为汉室宗亲可信得多。
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当时就受到世人的景仰,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为当世名流,所以说很可信。
史书做传往往为尊者讳,帝王将相往往要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名人作为祖先,就好比明明不是富二代,非得冒充是高干子弟,招摇撞骗一样。其实,三国的开国之君的出身都不见得怎么好,一个是宦官之后,一个是织席贩履的农民,一个是世居吴郡的平民子弟,所谓将相本无种,一个人想成功还是得靠自己。@沂濛
5.基本相同的是于禁。
张辽本为病死,演义中改写为被吴将丁奉射中,不治身亡。
徐晃本也为病死,演义改写为孟达叛乱时被孟达射中额头,不治身亡。
于禁战败被擒,后被送回魏国,北上拜谒高陵,曹丕“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羞辱于禁,禁惭恚发病薨,可以说是被活活气死。此与历史记述相同。
周瑜也是得病早夭,演义中改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可谓家喻户晓。
吕蒙“勇而有谋,识断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本是取荆州后得病而死,演义中为“尊刘”改写成被关羽追魂而死,最为冤枉。
甘宁本是病逝,演义中夷陵之战中被蜀汉部队的蛮王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坐于树下而死。
孙策为许贡门客行刺而死,演义中加入于吉一段故事,虽见于野史记载,但并不可信。
陆逊因与太子孙和被废之事有所牵连,受到孙权责让,愤恚致卒,郁闷而死。演义中对陆逊之死并未记载。
黄忠,本也为病死,但演义中被改写成夷陵之战中光荣就义而死。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的“尊刘贬曹”思想十分严重,吴魏两国的很多将士都为了衬托蜀国的光辉形象而“死于非命”。@沂濛
6.华佗为古之名医,确有其人,虽然在演义里被描写的神乎其神,但是并非杜撰。
吉平名字并未见于史书,最早出现于演义,但其事迹是由东汉末年太医吉本的事迹演绎而来,单纯说是演义杜撰是不准确的。
于吉虽为妖人,但《三国志.孙策传》中裴注等很多著作都有记载。
祢衡为三国时期著名文人加狂人,历史真实存在。
左慈,比于吉还要妖的妖人,说起他的魔术,刘谦和我都自愧不如。虽说如此,但《后汉书》、《搜神记》等著作对其均有记载。
管辂,神卜,《三国志.方技传》载有他的事迹。
司马徽,水镜先生,世称有知人之明,《三国志.庞统传》裴注有所提及。
黄承彦,诸葛亮的岳父,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女儿黄mm,确有其事。
乔国老,名字不详,一说为桥玄,二乔之父,为真实历史人物,见于史书。也可以这么推论,二乔是历史人物,她们的老爸一定不是虚构的。
周仓,《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关二爷的跟班,完全为了衬托二爷的光辉形象而被塑造出来。
貂蝉,后人杜撰,原型为董卓的一个婢女,于吕布私通。但是并不是《三国演义》虚构出来的人物,元代的杂剧中就已经可以看见貂蝉的名字。
综上所述,真正意义上为演义杜撰的只有周仓一人。@沂濛
7.“斩颜良”、“水淹七军”、“刮骨疗毒”乃史书记载,确有其事,除去演义适当文学虚构,乃是史实。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诛文丑 ”、“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斩蔡阳”、“华容道释曹操”、“战长沙义释黄汉升”、“克死吕蒙”为演义的文学虚构。
“月下释貂蝉”是有关关二爷的著名戏剧,也是故事,也有“月下斩貂蝉”一说,二者一字之差,意境相差甚远,令人唏嘘。
“单刀会”与史实完全主客倒置,主角是鲁肃,单刀赴会,很多人认为真实鲁肃的形象是一位忠厚长者,这是错误的认识。
“大意失荆州”非常著名的成语,但与史实相比也不是完全准确,有夸大之嫌。罗贯中对于荆襄九郡的地理知识不精通,演义中关于荆州的描写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吕蒙袭取荆州之时,荆州已是三分天下,东吴已经通过武力拥有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曹操拥有襄阳等地,关羽所失的荆州指的只是南郡,零陵和武陵郡。大意失荆州是不准确的,刘备从来都没有完全占领过荆州,最鼎盛的时候,襄阳还是属于曹操的控制范围中。此外,关羽兵败完全是咎由自取,居功自傲,用“大意”形容,有开脱之嫌。
很明显历史上的关羽虽为世之名将,但作为神一样的存在,真实的历史仍然逊色不少,可以说,关二爷被后人“炒作”了。@沂濛
8.北方:乌丸,又称乌桓,首领丘力居、蹋顿等。
东方:高句丽,朝鲜,首领伯固,伊夷模等,蕞尔小国不值赘述,朝鲜半岛北部长时间为汉朝和曹魏的四个郡,屈原是韩国人?No,no,no,韩国很多人都是汉朝后裔还差不多,还我乐浪、带方诸领土,朝鲜半岛历来为我国领土。
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卑(敏感词)弥呼,一说为日本天照大神的原型,为日本意淫般的历史填补了空白。
西方:鲜卑,首领成为“大人”,首领有步度根、轲比能等。
羌,世居雍凉,与汉人杂居,演义中说首领为彻里吉、迷当,史书无记载。
南方: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
此外还有匈奴、氏、龟兹等等。三国时期,少数民族势力已经很强了,再加上中原多年的兵荒马乱,“五胡乱华”是历史的必然。@沂濛
9.《三国演义》源自郭冲记载的例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这些故事或杜撰,或改编,或嫁接,把诸葛刻画的“多智而近妖”,其实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历史。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伟大的,成功的政治家,但绝对不是演义中能呼风唤雨的神人。@沂濛
10.甄姬“洛神”,甄皇后乃魏文帝曹丕皇后,本袁绍中子袁熙妻,官渡之战后为曹丕所虏,纳为太子妃。小说家记载曹操父子三人都十分爱慕甄氏,后来甄氏失宠被赐死,曹植写了著名的《洛神赋》,又名《感甄赋》,其中的洛神宓妃就暗指她。
吕蒙“克己”,指吕蒙年轻时轻果好杀,职吏侮辱他,吕蒙引刀杀之,长大后有国士之量,能够容人克己,成为东吴一代领袖。
“涉猎”出自裴注《江表传》,指吕蒙年长就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事。
“攻心”指吕蒙“勇而有谋,识断军计”,“谲郝普”取零陵,白衣渡江“禽关羽”之事。
夏侯惇“刚烈”,指夏侯惇十四岁时,“就师学,人又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
夏侯渊“神速”,《三国志.夏侯渊传》裴注《魏书》云: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此为“神速”称号来源。
郭嘉“遗计”指郭嘉早夭,临终前向曹操献计北征乌丸,平定北方,为南征刘表打下基础。
甘宁“奇袭”指演义中濡须之战“百骑劫魏营”的故事,与张辽“威震逍遥津”相映成趣,都打乱了吴魏两国的战略计划,难怪二人在“三国杀”中的技能也十分类似,“辽宁拆迁队”。
喜欢玩三国杀的朋友也应该对所涉及的三国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如果连“青釭剑”、“宓妃”等名词的读音都不肯定,还是先补充点知识为好,否则肯定会有场合现眼的。@沂濛
11.我认为安阳曹操墓的疑点确实很多,不涉及考古学范畴,许多就与史书记载相悖。我的观点如下,大家请批评指正:
(1)民间传闻曹操怕死后陵墓被盗,在安阳附近特步下七十二疑冢,来迷惑世人,此为小说家之言,虽不可靠,但也说明了曹操墓位置的隐秘。曹操自己就是个盗墓专家,创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盗墓官职,许多前人的坟墓都被他盗尽了,比如汉景帝弟弟梁孝王刘武的墓,曹操肯定知道坟墓被盗的惨状,所以自己的陵墓必然十分隐蔽,这也是曹操墓的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的原因,所以安阳曹操墓是否为真正曹操墓还有待进一步考古研究。
(2)汉朝的丧葬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曹操死时为魏王,死后为武帝,陵墓中的陪葬品应该至少达到王爵的水平,虽然说曹操要求薄葬,但是以目前发掘的随葬品来看,别说作为帝陵,作为王陵都有点过于寒碜了。若说是曹操说下一个武将的墓更为可信,不然只有盗墓一说可以解释了。
(3)史书明确记载曹操死后葬于邺郡高陵,邺郡在今天的安阳附近,说起来并无矛盾之处。但是这里有一个致命的疑点:古代邺郡有二,曹魏时期的邺郡属于北邺郡,在今天河北省境内,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废墟;而河南安阳则属于南邺郡,在南北朝时期才兴盛起来。若如此,曹操墓安放在当时还不属于邺郡的安阳,实在是太荒谬了,这是安阳曹操墓真实性的致命弱点。
(4)史书明确记载,于禁谒高陵,曹丕“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但是在目前的安阳墓我们并没有看见这些“壁画”。
(5)史书明确记载曹操皇后卞夫人死后与曹操合葬高陵,但是目前发掘的陵寝并未发现卞皇后的墓室,显然十分不合理。目前只发现一具不完整的骸骨,无法确定其为曹操还是盗墓贼或者其他什么人。
(6)安阳是历史名城,可不是因为曹操墓出名的,对历史比较熟悉的人应该知道安阳是甲骨文的出产地,既然三千多年的文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大量出土了,像曹操墓这样不到两千年的墓冢一直默默无闻到现在,有些奇怪,当年把地都翻遍了找骨头的安阳人会看不见曹操墓?
对安阳曹操墓的疑问实在太多,如果不拿出确定曹操墓的绝对证据,目前看来断定其为真实的曹操墓就有些可笑了。记得那多的《幽灵旗》说曹操墓在上海,并描写得神乎其神,但毕竟是小说,是虚构的。在没有确实证据之前,我也只把安阳曹操墓当做考古界的一个小说来看待。@沂濛
后记:
我认为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能有很多爱好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天天看代码,改代码,面对着计算机,能在空闲的时间研究一下国学,探究一些问题,这个过程实在是一种放松,一种享受。最近热播三国,曹操的墓也被发掘,关于三国的林林种种又热了起来,所以对三国知识关注了一些,以上问题都是本人业余时间看三国时所思考出的问题,希望能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先说一下《三国》,经典重拍剧历来遭人诟病,完全尊重原著会被批评没有新意,重拍得没有意义,做了创新又要被骂乱改,情节不符原著,玷污了经典,任何重拍剧都是后妈养的,无论怎么做,左右都不是人。个人认为《新三国》拍得还是不错的,虽然加入了编剧自己的修改,添改了一些新的情节,或移花接玉,或故事新编,但是感觉总体的人物形象还是符合三国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的,我认为是我目前看到的各个版本的三国影视剧中拍得最好的一部,同样修改了故事,但是相比于台词不伦不类的《赤壁》,感觉要好很多。其实,《三国演义》也是罗本自己根据流传下来的材料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改写的,又经过毛宗岗父子的主观改写,才有了今天看到的版本。很多人认为电视剧不符合原著情节,请问是不符合历史真相,还是史书,还是流传下来的各个版本的三国文学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就很符合《三国志》所记述的史实吗?
关于这篇答案,我知道不会有很多同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看完它,因为现在的很多同学实在是太浮躁了,自己一年都不会写超过一千字,更别说是看别人的文章了。记得renren有一个好友老是分享一些日志,这些日志都是些应用文章,什么关于出国啊、关于面试啊、关于爱国啊,等等等等,看了一两篇还觉得有点意思,但时间长了才发现他原来什么日志都分享,甚至NC文章、视频,无意间窥探到了一些秘密:这位同学想让大家多关注关注他,跟朋友多谢交流,自己手懒不想原创,所以使用分享这一快捷方式吸引眼球,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很多人标榜自己喜欢国学,喜欢三国历史,但是叶公好龙,刨根问底,却并不像其说得那么痴迷。这年头追求物质生活,更追求文化生活,都需要大家有点爱好,钢琴、提琴、手风琴,国画、油画、铅笔画,管他喜不喜欢,只要会一点就要填注在自己的爱好栏里,实在不行就填个旅游,完全不需要技术培训,而且还经得住推敲,可以和“宅”这个词远离。其实这样做有意义吗,皇帝的新装,又有几个能不知道您的底细呢?能在自己本职工作中作出成绩,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才是真的牛人。最近的雷人新闻确实不少,像唐骏的博士文凭等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也不少,其实,皇帝的新装并不漂亮,谎言揭穿时是很囧的,并且在没被揭穿时也有很多头脑清醒的人知道你在裸奔,貌似光鲜的行头有什么好。
我还是比较不成熟,面对谎言,总喜欢以某种形式说出来,总觉得憋在心里很难受,有时候真的想像童话中那样找个地方挖个洞,对着洞大声喊:“某某某长个驴耳朵!!!”又很怕第二天那里长出一颗树来。以上的话我之所以敢在这里说就是因为符合上段特征的人是不会看到这些话的,即使我明确指出他们的名字,因为浮躁掩盖了他们的眼睛,对于他们来说,一篇文章只是标题以及开头结尾各一段话。 可能我把这篇日志就当成那个不太安全的洞了,但我想长着驴耳朵的人不会找到这个洞,因为他们从未意识到自己长了一对驴耳朵。
真正喜欢某些领域的东西,哪怕是自己的专业,没有爱好特长,又有什么呢?想到了当年明月,自己在一个小黑屋里研究了十多年的明史,不为名不为利,就是因为喜欢,这才是爱好。爱好不是填在小格子里的几个小单词,它是藏在内心里的目标、方向、信仰,照亮心灵的阳光。如果真的要做一个宅男,也要做一个阳光宅男。
在完成日志的过程中,我确实自娱自乐,心情十分愉快,心得也收获了不少,这也是本日志的主旨,同时也和不浮躁的同学一起分享,如果你从头看到了尾,请在留言处发一个笑脸,算是会心的微笑吧。画外音:较之三国,我更喜欢研究《红楼梦》,红学知识实在是太深奥了,一辈子都研究不完,作为一辈子的爱好,是很适合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