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于朋友圈看到过一则分享的演讲视频,其内容关乎于美国的制度乃至生活的种种弊端,具体不谈,其中一个细节内容,印象尤为深刻:美国的社会分为三个世界——上流富人的第一世界,中产阶级的第二世界以及底层边缘的第三世界。身为非本土出生的华人,对于第一世界可能今生注定难以企及,更多的选择则是融入更为普遍的第二世界,但如果不幸地落入第三世界,可能并不比而今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的人们幸福多少,甚至生命的延续都无法保证......
对于演讲涉及美国制度的分析,我不置可否,然而对于上述三个世界的分析,结合这几年自己在纽约的所见种种,似乎着实有些道理。在美数年,学习工作,由于自身计算机专业的特殊属性,自然非常轻松地融入了第二世界,所以对美国的印象并不十分负面,而且早就把纽约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犹记去年回国之时于机场写下的小诗:晓别万里渡重洋,且将徐行泪几行,向日阿蒙居吴下,今还玄都是刘郎。飘零数载凭柯烂,潦倒浮生梦煮粱。万里东归年愈老,心随何处是吾乡?寥寥数语,可见对纽约之情深。诚然,于纽约小资般的生活是舒心惬意的,虽然多年的美国生活经历对于窥探第一世界的面貌毫无帮助,但是对于第三世界,确是有些一目了然。
提及第三世界的印象,脑海里浮现的竟是曼哈顿岛上熙熙攘攘、脏乱无序的Chinatown,国内的三线城市,亦要较之好上不少。记得数年前的一部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主人公威尔史密斯并不算短暂的数月底层生活,想来便是极其生动真实的美国第三世界的生活写照吧,亦颇和我的印象和记忆。
自己颇为信服管仲的那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美国的治安,着实不敢恭维,虽然自己偶有于深夜独自长行于曼哈段、布鲁克林的经历,但也全长着自己身高一米八,并不十分瘦弱的缘故,而今想来确实隐隐有些后怕。在美数年,期间见诸报纸的枪击案见了不少,身边不少的朋友也分享了不少危险的经历,虽然自己没有亲历,但所谓的怪人也着实见了不少。\
纽约不像美国的其他城市,并不适合自驾,多数时候搭乘地铁往往比开车方便得多,二十四小时运营的地铁也并不像北京那样拥挤不堪,其仿佛融入了纽约的文化,无论贵贱,都无法与之绝缘,如果不信,回想一下看过的发生于纽约的美剧,上至《GossipGirl》,下至《TwoBrokeGirls》,哪个能缺少地铁车厢的桥段呢。纽约的地铁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虽然而今票价也快涨到了三美元,但毕竟还算是穷人的福利,因而更接近于第三世界。回想各种美剧中有关地铁的桥段,亦多是对于其中种种怪人的调侃。在纽约的这几年,没过几月便会听到地铁中枪击或是卧轨的新闻,发生于某某时段、某某车段,有几次竟和自己的时刻表接近重合,真不知是幸与不幸。这里也透漏一个多年乘坐地铁积累下的经验,如果发现某一车厢莫名其妙的空旷,千万不要贪图座位进入其中,因为于彼车厢中,必定藏诸一个你无法想象的怪人,若是遇上个形容枯槁、污秽不堪的乞丐还好,若是真的遇上一个德州电锯杀人狂什么的,就真的是概不负责了。犹记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为了赶时间上课上了一个空旷的车厢,结果忍了一站时间的难以容忍的难闻味道,色声香味触法,六意之中认得味觉科学证明最为深刻,这种味道我也至今难以忘怀。
纽约的NYPD,不同于我们可亲的民警,是荷枪实弹的,但多数情况下亦像极了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桥段,遇到危险,多是打酱油的角色,并不能指望多少,所以遇上怪人怪事,多要靠自己的临场反应,做对做错,全凭天意。记得中学时曾经学过的一篇英语课文,一对年轻夫妇开车于自家车库前遇到一个持枪的劫匪,劫匪要求他们下车并进屋,丈夫一瞬间的反应选择了反抗,吓跑了劫匪,于警察局中,一名警察称赞了丈夫的英勇,里有是如果听从了劫匪的建议进了屋,后果不堪设想,而另一名警官则批评了丈夫的鲁莽,无谋的反抗很可能激起劫匪的玉石俱焚。究竟孰对孰错,不得而知,其结果只能说是justlucky。自己也曾遇到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并不严重,于美国的第一年,圣诞节假期前的最后一门期末考试结束,亦是深夜,那天的考试着实理想,必定是A,加之假期来临,十分兴奋。下了地铁,自己一人走在家附近的大街上,于一中餐馆门前,被一黑人叫住,因为刚到美国,对黑人的口音并不熟识,因而只听了个大概,连听带猜,大意是自己饿了想买饭,但钱不够,想管我借点钱,我当时十分高兴,当成是乞讨,也就没多想,把兜里的几块钱给了他就直接走了,对方也没有再继续纠缠......事后想想,可能有些大大咧咧,那个时段遇到的黑人,大多有些“怪人”气质,而今我也无法断定那天究竟是乞讨还是某种形式上的打劫,我也不知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可能一切皆是天意,只能说是justlucky而已。
然而,我于纽约街头遇到的所谓怪人,可能更多的,仅仅是可怜人。一年如冬时间,恰似而今,寒风凛冽,街上的行人步色匆匆,我下班每晚都会于街角的咖啡店看到一个敝履阑珊的乞丐,独自站立于拐角处,一来几天皆是如此。后来在附近的RiteAid超市、BOA银行都看到的他的身影,与世无争,只是为了躲避寒冷。于是动了恻隐之心,每晚都会给他一块钱,后来将家里多余的过冬衣物衣物也给了他,虽然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后来搬离了这个社区,也就再也没有了这个乞丐的消息......
纽约确实像开篇那个演讲所说,不是天堂,但也绝非地狱,处于所谓第三世界的人们,与其说是怪,不如说是不幸,哀其不幸。之前自己写的有关美国,有关纽约的文章,阳光乐观,积极向上,这才是属于我的世界,于我眼中的纽约,真正的纽约,至今仍怀念之,我心安处。于纽约所见之怪人怪事,较之所遇之好人、感恩之事,只是恒河之渺沙。纽约,记忆中的纽约,就如那旧日的文字:
“......
在纽约,我曾经是那个纽约小文艺,工作于斯,在每天下班的地铁里手捧着一本《PrideandPrejudice》,甚至正体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轻轻翻阅,慢慢阅读,忘记大都会的喧嚣和繁华。工作之余,徜徉在曼哈顿岛,或到WashingtonSquare上弹弹吉他,或在CentralPark中给路人变变魔术,或到FatCat里和友人打打台球,说说话,或是在HungaryPastryShop指导指导美国的小伙伴下下围棋,偶尔也会到酒吧和朋友们看一场切尔西或者扬基的比赛。甚至实在无聊,就算只是宅在家里,做一顿小饭,看看电脑,或写一篇有一笔没一笔的文章,亦是轻松而美好的一天。
......”
人生路上,五味杂陈,遇到的怪人怪事,亦只是一瞬,终究会尘封于记忆的角落,渐渐抹去,留下的,仅仅是那些值得留恋的,阳光下的记忆。而今看来,昔日的那些怪人怪事,亦只是些自己的趣闻轶事罢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