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接着上回,继续谈谈村上春树和这本《村上朝日堂》。
最近的工作不是很忙,但很繁琐,因而很难耗费精力阅读大部头的书籍,利用乘车的间隙背背单词,勉强算是挤了海绵。没有日本人那种随身携带文库本的习惯,但是对这本随笔集确着实喜欢,短小精悍,每篇不过七八百字,你总会有一些碎片时间来阅读一两篇,总有些许收获,猜想刷惯了微博、微信的手机党也必定对其欢喜,毕竟较之一条微博或朋友圈,仅仅数倍字数而已。
与其说是随笔集,不如说是村上君生活中的碎碎念,天马行空,事无巨细。对于上班的地铁、租住的房子、锻炼的心得,以至平凡的豆腐、角落边的蜥蜴,村上都会写上几笔,填些感悟。粗粗读来可能并不起眼,但总觉得像在咀嚼一枚渐渐失去气味的口香糖,总有些许余香值得回味。
读了村上的随笔,觉得二十岁的村上,生活着实平淡,真实、亲切如我。很难想象这样平凡的青年在过了而立之年会蜕变成而今年年陪跑诺贝尔文学奖的文豪。或许能从字里行间品读些一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鉴,大概就是一名成功作家的基本素质之一吧。昔日阳明先生格竹格得吐了血,想必对于那些无用的理学心得,如能换之体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生活领悟,或许能更早地成为心学大师吧。
对于这本随笔集,平淡如水,真的不能说有多么大的文学性,然而,你总会从中找到一些如入三昧的词句,于理入微的段落,总会喜欢。例如,对于自己青春的回忆,春树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一九七一年那年学潮高峰大致已过,斗争开始转向实力抗争,内部勾心斗角,让人心烦。于是我每天伙同女孩幽会,或看电影,活得松松垮垮。随意,无论如何我都很难指手画脚如今的男孩如何如何。人这东西不是为大义名分,为永恒真理、为精神升华而活着的,而是为了同可爱的女孩幽会,为了好吃好喝寻欢作乐,如此而已。
年纪大了回头看去,倒是觉得自己的青春未免过的太紧张了。但实际不然,都活得吊儿郎当,满脑袋荒唐念头……”
这样的文字,多么真实亲切,亲切得简直于我契合,不仅文风,亦是心得。
对于“二十八,始发奋”的村上,真是刮目相看了。
二
然而,我对于村上,并不能说多么的熟悉,无非《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乃至这本小小的随笔集,如是而已。
并且,我对于村上的喜欢,亦仅仅类似于Starbucks的咖啡。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欢喝咖啡,哪怕在美多年。每每于Starbucks店中,替朋友点了咖啡,都会再给自己要一杯免费的冰水,哪怕遭人白眼。总觉得咖啡,远远地闻闻味道就很好。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本来就是大师生活中随手之笔,碎碎之念,读来有趣就好。何必要为了自己的一点尊严,违心拔高呢。咖啡喜欢喝就用心品,不喜欢也没必要叶公好龙吧。于我,阅读《村上朝日堂》,就是阅读本真,于旧日“吊儿郎当,满脑袋荒唐”、“太紧张”的青春。
此外,书中安西水丸备受称赞的插画,亦并不觉得有多好,可能是不懂得欣赏吧.
题外话,今夜窗外的雨声,碎碎念般,好清晰……@沂濛
文章评论